Black Puppy's Blog

Thursday, December 08, 2005

灯下随笔——也谈京味文化

灯下随笔——也谈京味文化
文:雷曜扬 来源:老北京文化网

今天晚上听到一次讲座,是呼吁挽救京味文化的,大家对胡同文化的泯灭唏嘘不已,当时心里有些混乱,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矛盾,晚上夜深后,竟理出了些头绪。

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个消极主义者,可以任凭别人拆到自己家门口还心安自怡,但有时候觉得,无论什么,都挡不住一个潮流,那就是——历史。

我们有时候总在说某某朝代是退步,金人来了变农为奴;大汗的子孙来了铲净了民房放马,但其实历史真的有倒退么?答案是否定的。它根本不会给你留下假设和反悔的空间:我们有时候也想,如果英法联军没有烧掉圆明园该有多好——但是历史没有给我们留下这个余地,它是向前走的,进步或是退步不过是你对它的评价,它丝毫不会理会你的牢骚,还是会按照它应有的轨迹走下去,这也许就叫“天命谓之性”吧。

扯得有些远了,发现了自己顺民的天性,还是说回京味文化的去留。

自然,马克思说得很有道理,物质决定意识,说白了,没有老北京的壳子,没有胡同的百姓,没有了洋车、豆汁、抽大烟的,就没有老北京的文化。任何一样东西,无论我们说它好还是不好,它总是文化的一种诱因,正如没有暗门子就没有《月牙儿》,没有拉丁的也就没有祥子一样。但是任何人都不能把这些东西留下,这个很明显。

斗转星移,各个时候的京味文化都是不一样的:建国前后不同、文革前后不同、改革开放前后还是不同。但是我们都觉得他们离我们很近,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传承。

条件变了,但是我们的精髓没有变:马晓军他们骑着二八铁驴用板砖拍人;我们那个时候一般都上车链子和五分管;现在的孩子好像更为先进,有一种甩出去就不会自己缩回来的类似钢鞭子的东西(我已经叫不出名字来了)还有用警棍的。这个变化石器时代到电气时代的跨越了,但是归根结底大家的精神状态还是一样的:哥们儿玩的就是仗义。用王朔的话说“哥们儿是站着撒尿的主儿。”

我们身边的事物都是要变的,从板爷到的哥,他们都是一脉相承的文化载体。他们都用自己的生活自然的诠释着北京这个城市。

很多人把京味文化的所谓没落归咎于外地人,觉得是他们搅乱了帝都的安静。但是其实我们谁又是打北京猿人的时候就扎在这个地方了呢。大明王朝老朱家的老家是现在保姆、民工的盛产地安徽,大清的根基在关外的东北——我们今天的老北京其实都是活雷锋。而在这里已经自以为是个北京人的我,在我的祖父十六岁入京之前,已经不知道从哪辈子起就住在山东济南府了。

但是我仍然自以为我是北京人,因为我的思想已经全部融入到了北京之中,我的生活也习惯了用北京的方式。那些整天排外的所谓“北京人”,其实也不过时曾经的外来户而已。其实什么叫“北京人”,就是完全打上北京烙印的人:我们用一种慵懒的方式生活;用一种中庸平和的方式思考;我们习惯了在早点铺里嘬炒肝,用炭锅子涮羊肉;我们用自己认为贴切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完全不需要刻意模仿或是用些过气了的词句——仅此而已。

北京这个城市永远是宽容的,但是有些人在北京住上几十年也仍旧是外地人,他们斤斤计较——完全不理解你的思维方式,他们过很刻意的日子——根本不融入你的生活,他们永远也成为不了北京人——即使他们刻意。一切也仅此而已。

昨天,我们写个东西讲讲在天桥露半拉膀子拿板砖拍胸口要饭的叫京味文学,今天,我们写点什么纪念一下屹立了小二十年的天桥商场也是京味文学。有“京”就有“京味”,这一点是我所坚信的。

但是我并没有说我们什么都不需要作,都坐等着昨天的北京一点点的消失。正因为京味的根在这个“京”上,所以我们要留住几百年来这个“京”的特色。如果有一天,北京跟南京——甚至是东京一个模式了,那时候我们所谓的“京味儿”也就失去了它独立存在的意义。

第一,我们应该,也必须用自己的笔、胶片、乃至信念记录下来今天的北京,同时了解着历史的北京,我们不能让京味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断代,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去传承文化的精髓。

第二,我们要清醒的知道一点:有些东西——不论是不是应该留下的,历史总会依照它的意思把它们铲平。我们不可能打着雨伞蹲在年久失修以致露雨的破房子了还说自己过得是小康生活,也不能用自己的身体挡着铲车去阻止他们清理胡同。文人总喜欢用过于感性的要求去要求这个社会,但是社会的前行总会总会将这些美丽的幻想击得粉碎。

我们与其抱着所有陈缺,每日哀叹呻吟,倒不如想想我们究竟要留下点儿什么。有些文化是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再生的:宣南士乡随着科举的取消而沉默,海淀照样还是成为今日北京文化的核心和焦点;胡同生活在一点点陨落,而小区生活一样可以折射出北京人的光彩。只要我们的精神在,我们的文化就不会湮没或是消失,人和人的关系也不会变质——只是换一种方式表现而已。

但是有一些东西,是真正有价值的——值得我们珍视并且不能再生的东西——那就是文化产物。我们要挂心的,就是这些凝固了我们祖先思想的,再也不可能以别的方式体现的东西。

老城墙拆了,就再也没有了,我们不可能用任何一种方式去反射我们前人的这段智慧和光辉。我们的行为就是还没有过河就把桥拆了,这就叫做“欺师灭祖”。总有一些人,妄图用自己的无知去鄙夷前人的智慧,而他的方式又往往是最残酷而暴劣的。我们的身上流着他们的血液,却用他们赋予我们的生命去践踏他们的领灵魂。我们不是万寿无疆的圣母皇太后,我们应该对这种行为感到耻辱。

总有一些东西标志着我们思想的内涵,我们既然不可能把它们都留下,就只能择优优待它们了。

我们不是经济学家,四合院在我们眼里不应该只是招揽美刀的工具,钱也不能买到故去的文化;我们也不是旧时代的文人,宁愿托着辫子沉到未明湖里,而不愿意看到历史的变革。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力在历史发展的道路上,为后人画出我们走过的足迹,并让他们能够沿着五千年的血脉,去继承华夏的香火。
武英殿又修好了,不知道李自成还会不会来……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