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 Puppy's Blog

Monday, November 14, 2005

里应外合

早报网 > 国际新闻 > 里应外合
叶鹏飞 2005-11-14

借助外力发展内部经济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贯的主题,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最早的沿海地区试点都已经做出亮丽的成绩,但也制造出地区发展不均的新问题。

这种借力使力的经济发展思维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有许多先例,中国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接受的条件曾被国内一些评论者批评为让步太多。

但是一些知情者也指出,当年以总理朱镕基为代表的中国政府之所以同意“入世”的成本,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希望借助加入国际社会,采纳国际游戏规则,来逼迫国内问题盘根错节的国营企业进行必要的改革。

虽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国企为了准备中国入世果然被迫重组,固然付出沉重的代价,但原来被认为积重难返的“老、大、难”问题也逐步获得解决。

晚清改革的失败原因众多,一些史家发现到当时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的比重,只占整体经济的不到一成,这种“老鼠与大象”的比例最终让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成份被保守的势力打败,终于因无法渐进改良,而让中国走向暴力革命的歧途。

如 今,外贸依存度过高反而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去年中国GDP为人民币13兆6500亿元(约2兆8748亿新元),进出口总额为1兆1500亿美元 (约1兆9583亿新元),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外贸依存度)以当时汇率计算为69.6%。2005年上半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上升为 77.5%。

借助外部力量改变中国,同时让中国融入世界,不但只有经济上的意义,当世界进入中国越深,中国越可能按照即有的国际标准发展;同样的,当中国融入世界越久,中国就越有可能通过参与,改进国际游戏规则。

所谓的和平发展,在这个进程中也越来越不会只是一个空泛的概念。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