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 Puppy's Blog

Saturday, January 07, 2006

“赶超情结”煎熬下的学术跃进

“赶超情结”煎熬下的学术跃进
吴旭阳 2006-01-03

有着韩国“克隆之父”美誉的首尔大学教授黄禹锡造假,引发了韩国学术界史无前例的“大地震”,12月15日被称为韩国科学界的“国耻日”。

人们探讨此事件时,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后进国家的“赶超情节”。这是一个深层次的文化问题,一个潜意识问题。许多后进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国民心理中存在着一种希望本国能在各方面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意识;而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经济成就之后,他们还希望能在文化及科学领域与发达国家拉进距离,甚至相比肩。

这种心理本无可厚非,但科学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是一个“求真”的研究,不似经济那般可以短期内腾飞,更不容拔苗助长。科学就是科学,不应肩负过多的民族企望和政治追求,否则就将与科学的目的南辕北辙。

正是韩国国民和政府将这一学科的成功与否看得太重,与“赶英超美”相挂钩。同时,科学家也被冠之以“国家英雄”和“第一最佳科学家”荣衔,各种名誉和利益接踵而来。一旦学术泡沫被戳破,国民顿时无所适从,失望至极。



“赶超情结”使社会浮躁

究其原因,我们可以看出,国民殷切地希望科学家们能为国争光,显示国家强盛,不输他国。而这种希望落到科学家肩上,就转化为巨大的压力和利益引诱,使他们不堪重负,进而可能造假剽窃。

殊不知,科学最讲实事求是,最不能造假赶超。否则,谎言一旦被戳穿,不仅毫无荣耀,连原来仅有的一点自尊都会荡然无存。

诚然,这种“赶超情结”是推动韩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精神动力之一,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学术水平。但是,这种心理却使整个社会充满了“焦虑”,空气中弥漫着浮躁的气息,人人急功近利。而这种心态,虽对学术进步有一些鞭策作用,但负面效应却很大。

中国情况也类似。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不断增长,国力的迅速跃进,同时,社会心态日趋急躁,社会大众的希望尽快富起来,尽快在各方面赶超西方发达国家。

基于这种心理,有人也提出,与经济地位相对应,中国也该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据此,中国诸多高校开始了学术“大跃进”,纷纷提出“争创世界一流”,更有甚者,明确提出分“几步走”、于第几年后成为世界一流高校的时间表。

以此为契机,各类“工程”、“计划”和“规划”争相出笼,仿佛算计着的那一切真的就可以如期来临。恨不得两眼一闭,睁开眼睛后就是“世界一流”了。

同时,高校“合并”之风日盛,有人以为将一些好的大学合并后就是世界一流的大学了(有人指出,这种作法就像天真地认为,将几千条小舢板捆起来就成为一艘航空母舰)。远超本国水平的各类学术标准和要求也纷纷出台,逼着教师们在近几年内“多、快、好”地出产学术成果。

在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状态下,学术界的浮躁、学术腐败就不可避免了,各类应付“工程”和“计划”的学术垃圾和学术泡沫纷纷出笼,扎扎实实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被弃之一旁。

结果,耗费了全国人民无数的血汗钱,美轮美奂的大楼倒是盖了不少;而大师呢,不仅没有出现,整个学术界的道德水准反而退化了。至于真正的学术,那种“求真”的精神,也没有多少人关注了。

·作者任教于中国厦门大学法学院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